一、试验前准备
1.安全措施
试验现场需设置警示标识,确保无关人员远离。试验设备需经校准,示波器、分合闸时间测试仪等精度需符合要求。接线前需断电并放电,防止残留电荷伤人。
2.设备检查
检查断路器外观无破损、操作机构灵活,触头无氧化或磨损。例如,某变电站试验中因接线松动导致数据异常,重新紧固后恢复正常。
二、关键试验项目
1.触头接触电阻测量
方法:使用电桥或微欧计,测量进线端与出线端触头电阻。
标准:一般要求≤100μΩ(厂家规定值)。若超标,需检查触头表面氧化或接触压力不足。
案例:某断路器试验发现接触电阻达150μΩ,经打磨触头后降至80μΩ。
2.分合闸时间与同期性
时间测量:通过分合闸时间测试仪,记录从命令发出到触头动作的时间。
合闸时间:几十毫秒至百余毫秒(如某型号合闸时间65ms)。
分闸时间:通常≤60ms。
同期性:三相分闸同期性≤2ms,合闸同期性≤5ms。若B、C相合闸时间差达6ms,需调整操作机构。
3.分合闸速度测量
方法:采用速度传感器或行程记录仪,测量触头运动速度。
标准:合闸速度1-2m/s,分闸速度2-3m/s。速度过低可能导致电弧重燃,过高则加剧机械磨损。
4.弹跳时间测量
工具:示波器记录合闸波形,分析触头弹跳时间。
要求:弹跳时间≤2ms。若超标,需检查触头弹簧压力或安装工艺。
5.操作机构性能测试
动作电压:合闸线圈电压为额定值的85%-110%,分闸线圈为65%-120%。例如,220V断路器合闸电压应在187-242V之间。
手动/电动操作:检查操作力是否均匀,有无卡滞。
6.绝缘与耐压试验
绝缘电阻:使用2500V兆欧表,断口绝缘电阻≥2500MΩ(大修后),运行中≥1000MΩ。
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85kV(大修后),持续1分钟。
断口耐压:118kV(1分钟)。
冲击耐压:185kV(整体),85kV(断口)。
注意:耐压试验前需确认绝缘部件无受潮或老化。
三、试验数据分析与报告
1.数据对比:将测量值与厂家规定、历史数据对比。例如,触头电阻突增可能预示磨损或氧化。
2.异常处理:若分闸时间超标,需检查分闸弹簧或操作机构;若同期性不合格,调整连杆长度或缓冲器。
3.报告编制:记录试验条件、数据、结论及处理建议。例如,报告应明确指出“A相分闸时间58ms,符合标准”。
四、试验后检查
1.设备恢复:拆除试验接线,检查断路器状态指示灯、分合闸指示是否正常。
2.现场清理:清理工具、导线,确保无遗留物。
3.设备维护:对试验设备充电或保养,为下次试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