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都市的繁华之下,纵横交错的电力电缆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持续不断地为商业活力输送着能量。然而,当这些深埋地下的电缆发生故障时,如何快速、精准地定位并修复,就成为电力运维行业的挑战。近日,在武汉光谷步行街,一次针对380V商户供电电缆的故障排查工作悄然展开。
光谷步行街人流如织,商铺林立。一旦停电,意味着商户的经济损失,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此次出现故障的是一条商户供电的380V电缆,总长度约200米。故障导致部分商铺供电中断,情况紧急,需要立即排查修复。
武汉凯迪正大的专业技术团队临危受命,携带了电缆故障排查专业工具——KD-212电缆故障综合测试仪和绝缘电阻测试 仪等设备,火速赶赴现场,进行故障点的查找。
电缆故障排查如同一场“地下侦探”工作,讲究策略与方法。团队遵循了“诊断性质→粗测定距→精确定点”的科学流程。
技术人员首先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对电缆各相进行测试,判断故障类型为高阻接地故障。明确了故障性质后,真正的“猎手”——KD212电缆故障综合测试仪闪亮登场。
KD212是一款集成化程度高的设备,它融合了传统上需要多台设备才能完成的功能:测距、高压发生和定点。技术人员首先使用其测距功能(TDR/低压脉冲法),向故障电缆发送低压脉冲波。脉冲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抗不匹配的故障点时会发生反射,仪器通过精确计算发射波与反射波的时间差,迅速将故障点范围锁定在距起点约45米处。这一步被称为“预定位”,它将开挖寻找的范围从200多米的长距离缩小到了一个很小的区间,提高了效率。
预定位给出了一个大致范围,但要在地面之下精准找到击穿点,还需要更精确的手段。技术人员随即启动KD212的高压一体化电源,对故障相施加冲击高压。在高电压的冲击下,故障点被强制击穿,产生剧烈的放电,并同时产生两个关键的信号:一是向四周传播的声波(“啪、啪”的放电声),二是沿电缆传播的电磁波。
此时,技术人员手持KD212的声磁同步定点仪,在预定位的45米区域附近进行监听。定点仪能够同时捕捉放电产生的声信号和电磁信号。当探头移动到故障点正上方时,仪器接收到的声信号与电磁信号达到同步(时间差最小),耳机里传来的放电声也变得最为清晰、响亮。凭借这一清晰无误的信号,第一个故障点被成功锁定!
找到并处理好第一个故障点后,团队秉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并未立即结束工作。他们再次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修复后的电缆进行绝缘性能验证。测试结果令人意外:绝缘电阻值依然远低于标准!这表明,该电缆还存在第二个独立的故障点。
这种情况在老旧电缆中虽不常见,但确有可能发生。面对这一新情况,团队迅速调整策略。鉴于第二个故障点呈现为低阻特性,他们果断采用了另一种非常有效的定点方法——跨步电压法。
技术人员通过KD212信号源向故障相和接地体之间注入一个特殊电流信号。当地面下的电缆绝缘破损并接地时,电流会从破损点泄漏到周围的土壤中,从而在地面上形成特定的电位分布。技术人员手持两个接地探针,以“跨步”的方式在电缆路径上方测量土壤中的电压差。当探针跨越故障点正上方时,电压表指针的偏转会发生剧烈变化,甚至过零点。通过追踪这一电压梯度的突变点,他们像探雷一样,精准地“划”出了第二个故障点的精确位置。
此次光谷步行街的电缆故障排查工作,是一次经典的综合应用案例。它成功解决了两个故障点:
第一个故障点:通过KD212的测距仪粗测和声磁同步定点法精测相结合的方式快速解决。
第二个隐藏故障点:依靠规范的修复后绝缘验证程序发现,并利用跨步电压法最终彻底解决。
整个过程凸显了KD212电缆故障综合测试仪是一款十分乘手的工具,其集成化设计实现了从测距到定点的全流程覆盖,提升了工作效率。而技术人员的严谨态度和丰富经验同样至关重要,不满足于找到一处故障就宣告结束,而是通过绝缘测试验证,最终确保了整个电缆线路的完整修复。这场“地下侦探”案表明,只有将好的设备、科学的方法和负责的精神三者结合,才能高效化解城市电力脉络中的一次次“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