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展示
位置: 主页 > 案例展示

信阳某中石化信阳站380V低压电缆故障点排查

  信阳某中石化,一条供电的380V低压电缆突然“罢工”,导致局部生产陷入停滞。这是一条总长约300米的电缆,深埋地下,故障点不明,情况紧急。

  武汉凯迪正大的技术团队携带着专业的电缆故障检测设备迅速抵达现场。带队技术人员有十余年电缆故障查找经验,他神情专注:“电缆故障查找如同医生看病,需‘望闻问切’,循序渐进。”


  第一步:绝缘测试——判断故障性质

  故障排查的第一步,是确定故障性质。技术人员首先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故障电缆进行测试。

  电缆故障一般分为高阻、低阻、断路和闪络性故障等类型,通过测量线芯与屏蔽层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可以初步判断故障类型。测试结果显示,该电缆相线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仅为几十欧姆,远低于正常值(低压电缆通常应不低于0.5MΩ)。

  这是一个典型的低阻故障,意味着电缆内部可能存在相地短路或严重受潮,电流泄露严重。这一步决定了后续将采用哪种测距和定点方法。


  第二步:故障测距——精确定位“病灶”区间

 明确了故障性质后,技术人员拿出了KD-212电缆故障综合测试仪。将测试仪连接到电缆,采用低压脉冲法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类似于雷达测距。仪器向电缆发射一个低压脉冲,当脉冲遇到电缆中间的故障点或终端时,会产生波形反射。通过分析发射波与反射波的时间差,再根据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就能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屏幕上清晰的波形图显示,在240米处出现了异常反射峰。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是固定的,这类PVC绝缘低压电缆的波速通常在160-170m/μs左右,通过提前校准了这个参数,使得测距结果非常可靠。

  测距仪将故障范围从300米的“大海”缩小到了240米处的“一滴水”,为最终的精确定点指明了方向。


  第三步:声磁同步定点——捕捉地下的“哀鸣”

  测距给出了一个大概位置,但要找到埋在地下深处、确切到厘米级的故障点,还需要最后一步——声磁同步定点。

  技术人员使用KD-212的高压源功能,向电缆施加高压脉冲。打了个比方:故障点就像电缆的一个脆弱伤口,我们施加高压脉冲击穿它,让它瞬间放电。放电会产生两个东西:一是向四周传播的声波(‘啪’的放电声),二是沿电缆传播的电磁波。

  技术人员拿着声磁同步定点仪——一个带探针和耳机的“听诊器”,在240米附近的路径上方开始地毯式搜索。

  耳机里能同时接收到电磁信号和声音信号,电磁信号传播速度快,几乎是瞬间到达,而声音传播慢。仪器会将这两个信号同步,只有当耳机里听到的‘啪、啪’放电声与仪器指示灯的闪烁同步时,才意味着探针正下方就是故障点!

  开挖后,果然在标记点正下方深约1.2米处,发现了故障电缆。外皮已被击穿,线芯烧蚀发黑,与测试判断一致。


  凯迪正大提供各种交接试验、预防性试验、高低压电气试验、电缆故障查找、电力运维等工程服务。公司凭借齐全的设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24小时联系电话:15827263478。

微信图片_20250919112917.jpg


微信图片_20250919112915.jpg